合肥積極推進公辦幼兒園集團化發展新路徑
11月3日,記者從合肥市教育局獲悉,安心托幼行動實施以來,合肥市聚焦群眾所需,先后印發一系列指導性文件,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,強化多方要素保障。2023年,全市累計投入5.8億元,用于公辦幼兒園建設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獎補和延時服務參與人員補助等,有效解決“入園難”“入托難”“接娃難”等問題。
近年來,合肥市不斷加大學前教育學位和托位供給,構建了普及、普惠、有質量的托幼服務體系。相關建設管理辦法要求,小區配套幼兒園必須與首期建設的居民住宅區同步規范、同步設計、同步建設、同步驗收、同步交付使用,并全部辦成公辦幼兒園。此外,幼兒園周邊“三件套”(家長等候區、小型游園和公廁)的配備也讓家長接送更舒心。
2023年度,全市建成投入使用公辦幼兒園65所,新增學位2.7萬個,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將達60%以上。
為方便家長接送,上班更安心,合肥市鼓勵支持幼兒園開拓資源增加托位供給,提供就近便利的普惠性托育服務。所有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必須開設托班,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普惠性托班。目前,合肥市348所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,占總園所數的21.8%,共可提供托位8960個。
此外,根據園所實際和家長需求,“一園一案”制定延時服務細則,全市所有幼兒園均具備延時服務能力,并根據園所特色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游戲課程,幫助孩子實現個性、多元、全面的成長。截至目前,全市參與延時服務幼兒共4.1萬人。
為提高辦園品質,近年來,合肥市正積極推進公辦幼兒園集團化,探索高校辦園集團化、企事業辦園集團化、“名園+”集團化和國企+集團化等多重發展新路徑。
記者 謝蕾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周雨濛】